合作机构:巴别梦想家(全称广西梦想家乡村贫困青少年关爱中心 )
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由成长起来的“青年梦想家”们(广西巴别乡的孩子),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项目,产出关于巴别梦想家十年实践共同体的故事、案例、培育策略的研究报告,形成可供公益机构参考借鉴的服务模式。在这个过程中,巴别梦想家陪伴成长的孩子们完成了此书的写作,记录了他们最真实的生命故事,并获得了中信出版社对本书的公益出版支持,2021年12月正式面市。此书也为巴别梦想家呼吁大家对农村儿童面临“情感和信息封闭”这一问题的关注打好了基础。
合作机构: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–群岛教育创新创业支持项目
2016年起,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与AHA社会创新学院共同发起群岛教育创新创业支持项目。通过帮助具有创业家精神的教育者成长,联结成教育创新价值社群和行动网络,共同推动群岛所倡导的“社会化学习”的教育实践和组织管理等三方面来推动新时代的教育公平,成为教育创新的持续引擎,从而催生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。
2021年12月底 群岛教育创新社群内部交流文集《群岛客》第一期正式发布。本期围绕“张力驱动进化,限制催生创新”的主题,内容涵盖了围绕该主题的理念、方法、教育实践案例、榜样人物和工具,希望借此鼓励和支持更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教育创新者们。希望了解详情可扫二维码申请获取资料。
合作机构:西交利物浦大学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
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从2016年起,长期支持西交利物浦大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,至今已至第七届,大赛已成为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全国性教学大赛。历年共计2500多名大学教师直接参赛,围绕大赛已发展出一个活跃的教学创新共同体,教师在其中互相学习,为支持学生成长而磨砺自身的教学创新实践。为更好的推动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育改革,西浦ILEAD总结出一套大学转型及构建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大学体系的路径和实践指南,经过2016年至2020年几百场活动的迭代,最终集结成册,2021年底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。
合作机构: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
2021年,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在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的支持下,对儿童心理教育公益领域开展一次行业扫描,我们希望借助这次工作,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共同为传播儿童心理教育理念发声,促进机构间相互了解,推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领域进一步发展。
合作机构: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
精神压力、育儿、大龄青年婚配、养老…… 我们身边的诸多社会问题,像是布满荆棘的丛林。如何在丛林中开辟道路,有效的解决问题?社会设计将给出答案。
合作机构: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
2019年3月,农村教育行动学者计划REAP、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CEEE,对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0到3岁婴幼儿发展挑战及解决方法所开展多年实践研究的成果,在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学报》以专刊形式发表。2015年,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首次与CEEE合作资助“养育未来”村级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试点项目,后陆续支持了CEEE团队发展,“健康未来”农村婴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项目及早期养育师课程标准项目。
合作机构: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
面对儿童的机会不平等,他,亲自实践,见证改变,同时侧写日本儿童福利院状况。从旁观到参与,你也可以边工作,边改变世界。
合作机构: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
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乐平公益基金会“社会创新知识生产和教育项目”,结合全球前沿社会创新知识和本土实践,生产系统性、高质量、能够指导实践的知识。项目翻译、编辑和出版了多期《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》,为国内与国际间的社会创新领域交流学习提供了高质量的知识平台。
合作机构: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
2016 年,歌路营在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的支持下,开始了一项名为“农村寄宿制学校优秀案例研究”的试点项目, 歌路营前任理事长杜爽女士亲自主持这项研究,试图通过寻找一批优秀的农村寄宿制学校,对其进行案例研究,找到其建设发展的共通点,结合行动学习、组织变革、学校发展等理论,尝试摸索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评价标准和发展路径,为其他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和政府政策提供一定依据。
合作机构: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,北京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课题组
本报告撰写数据和资料均来自 2015 年 10 月开展的项目基线调研,课题组根据基线 调查结果对所有被调查学校进行随机化分组,相关学校会分期分批获得《新一千零一夜》故事和免费赠送图书。课题组后续会根据歌路营的干预进度开展后期的跟踪调查。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,全面而科学评估公益项目的效果,以期相关的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,使更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受益。本调研报告试图回答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: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睡眠和身体健康情况如何?心理和校园霸凌情况如何?阅读和学业成绩情况如何?